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召开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4-12-13 浏览次数:375
12月13日中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召开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学秘书王俊主持。
教研室教师曹莹以教材第六章为说课内容,通过丰富的案例讲解阐述了本章节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如从余华英案为代表的拐卖儿童案看法治思维、1950年婚姻法的制定等。案例生动新颖,教学环节完整。教研部教师对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喻小红教授建议,本章节可以重点讲清楚三个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在集体备课研讨阶段,与会老师围绕备课会主题展开点评,并就法律的概念以及社会热点话题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王俊老师认为,曹莹老师从余华英案为代表的拐卖儿童案看法治思维入手,关注社会时事,促使学生对法治观念和现实生活有了新的思考。当下大学生社会热点案件关注度比较高,而以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更能够使大学生对德法课程产生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氛围。
韩梦怡老师认为,曹莹老师分享的集体备课内容,使自身收获很多,深受启发;同时备课内容丰富多彩,在聚焦社会热点和大学生成长实践基础上,从理论研究引领教学实践的路径出发,对于课程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王端老师表示,曹老师的讲授思路清晰,从理论阐释到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讲授思路。通过本次分享,我更加明白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鲜活的案例来启发学生思考,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魏沙沙老师认为,在备课会中,我深入学习了曹老师讲授的主题,更加认识到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要积极培养法治思维,正确理解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培养正确的价值导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与会老师一致认为在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文/魏沙沙 审核/喻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