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比较文明视野下的历史与文明特色
2016-01-24
7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国刚应邀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为全院副科级以上干部做了题为“比较文明视野下的历史与文明特色”主题报告。
张教授深入阐述了“轴心时代”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他认为,人类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突出生长出了三大方面的知识体系:一是自然的知识;二是人与社会的知识;三是超自然的知识,即宗教学与神学。文明的特色在于,关于人与社会的知识尤其发达,而另外两方面相对欠缺。这三个方面虽然都是人类文明延续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但是由于近代历史原因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国人往往形成了羡慕他种文明的知识体系而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不以为然的观念,这并不利于未来的发展。
这种观念的流行,是由于国人对历史传统认识不清或存在误解。张教授从治理结构、市场经济、社会约束机制三个方面解释了“历史特色”何在这一命题。他指出,不同于西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一向处于重要的位置,自秦以来建立的地方基层治理结构,一直行之有效,因此形成了“大政府、小社会”的模式。这种结构在机理上、运行机制上是存在优长之处的,否则无法实现历代王朝的长治久安。同时,张教授还分析了“礼乐制度”这一古代社会约束机制,认为传统的伦理价值在今天并不应抛弃。因为基于家庭伦理而产生出来的这一套道德体系,是人借以自律的机制,今天同样能够发挥相似的作用。
张教授分析了历史特色遗留给当今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即“坚守传统,海纳百川,走创新之路”,一方面坚守本身的特色,同时有选择的吸收各种文化的长处,创造性的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主题报告结束后,又进行了现场交流。张国刚教授学识渊博,有很强的现实关怀,融汇古今中外,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使大家深受启发。
(图文/ 宣传处 苏 勇)